跳转到: 导航,
搜索
A+医学百科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三叶青 | 中药图典
三叶青
Sān Yè Qīnɡ
别名
金线吊葫芦、丝线吊金钟、三叶扁藤、石老鼠、小扁藤、石猴子、土经丸
功效作用
清热解毒、祛风化痰、活血止痛。主治:白喉,小儿高热惊厥、痢疾、肝炎。外用治毒蛇咬伤,扁桃体炎,淋巴结结核,子宫颈炎,蜂窝织炎,跌打损伤。
英文名
始载于
毒性
归经
药性
平
药味
苦
三叶青又叫蛇附子,为蔓生藤本植物,全草均可入药,以地下块根和果实的药用效果最好。三叶青每年5月份开花至秋季未结果,花期较长,果实为绿豆般大小,色泽鲜红艳丽,味甘、性凉,具有滋补功效,属极品。
目录
1 基本资料
2 形态特征
3 栽培
4 付方
5 临床应用
6 植物抗生素
基本资料
三叶崖爬藤(三叶青)
【别名】金线吊葫芦、丝线吊金钟、三叶扁藤、石老鼠、小扁藤、石猴子、土经丸、三叶对
【学名】三叶崖爬藤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
【来源】为葡萄科崖爬藤属植物三叶青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以块根或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
【源形态】多年生草质攀缘藤本,长3~6m。块根纺锤形、椭圆形至卵圆形,单个或数个相连呈串珠状。茎细弱,具纵棱。卷须与叶对生,有分枝。叶互生,叶柄长2~3cm,掌状复叶,小叶3,小叶柄长3~5mm,小叶片狭椭圆形至狭卵状椭圆形,长3~7cm,宽1.5~3cm,中央小叶较两侧者略大,顶端短渐尖至渐尖,基部渐狭,两侧小叶基偏斜,叶缘具刺状疏齿,两面均无毛,或仅在下面中脉上被毛。聚伞花序腋生,花小,黄绿色;萼齿小,卵形;;花瓣4,卵形,外面顶部有角状突起,花盘明显;雄蕊4,雌蕊1;柱头4裂,星状开展。浆果球形,熟时红色。花期5~8月,果期8~10月。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等地区。
【性味归经】微苦,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化痰、活血止痛。用于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痢疾、支气管炎、肺炎、咽喉炎、肝炎及病毒性脑膜炎。外用治毒蛇咬伤,扁桃体炎,蜂窝织炎,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3~9g,外用适量。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质攀缘藤本,长3~6m。块根纺缍形、椭圆形至卵圆形,单个或数个相连呈串珠状。茎细弱,具
三叶青
纵棱。卷须与叶对生,有分枝。叶互生,叶柄长2~3cm,掌状复叶,小叶3,小叶柄长3~5mm,小叶片狭椭圆形至狭卵状椭圆形,长3~7cm,宽1.5~3cm,中央小叶较两侧者略大,顶端短渐尖至渐尖,基部渐狭,两侧小叶基偏斜,叶缘具刺状疏齿,两面均无毛,或仅在下面中脉上被毛。聚伞花序腋生,花小,黄绿色;萼齿小,卵形;;花瓣4,卵形,外面顶部有角状突起,花盘明显;雄蕊4,雌蕊1;柱头4裂,星状开展。浆果球形,熟时红色。花期5~8月,果期8~10月。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等地区。
性状鉴别块根呈纺锤形、卵圆形、葫芦形或椭圆形,一般长1.5-6cm,直径0.7-2.5cm。表面棕褐色,多数较光滑,或有皱纹和少数皮孔状的小瘤状隆起,有时还有凹陷,其内残留棕褐色细根。质硬而脆,断面平坦而粗糙,类白色,粉性,可见棕色形成层环。气无,味甘。
显微鉴别块根横切面:木栓层薄,细胞常4-5层。皮层散有直径96-123μm的粘液细胞,细胞内有长57-65μm的针晶束,部分皮层细胞含棕色物。韧皮部细胞较小,排列紧密。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稀少,常数个相聚,径向排列,周围常有木纤维,射线宽阔,也散有含外晶束的粘液细胞。本品基本薄壁细胞多充满淀粉粒。
栽培
生物学特性喜凉爽气候,适温在25℃左右生长健壮,冬季气温降至10℃时生长停滞。耐旱,忌积水。对土
三叶青
壤要求不严,以含腐殖质丰富或石灰质的壤上种植为好。
栽培技术用打插繁殖。于春、夏季进行扦插,以春季较好。选择健壮的枝条,剪成长12-15cm的插穗,斜插入苗床,入土深度为技条的2/3,插后压紧;浇水保湿。插后约30-40d,长根出叶时即可定植。按行株距100cm×100cm开穴,每穴栽2-3株,压紧,浇足定根水。此外,也可以用种子繁殖。
田间管理当藤蔓长到35-40cm时,搭架引蔓攀援。每年中耕除草3-4次,春、夏季迫人粪尿或化肥为主。秋、冬季开环状沟施堆肥或厩肥,并进行培土。冬季适当剪去过密弱枝和枯枝。病虫害防治叶斑病,为害叶片,可用65%代森锌55-600倍液或1:1:150的波尔多液防治。
付方
①治小儿高热惊厥:石老鼠根一钱,钩藤二钱,七叶一枝花根二钱,水煎服。(《江西草药》)
三叶青
②治小儿风热,惊风和疝气痛:三叶青块根三至五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③治肺炎:石老鼠根、瓜子金、枸骨根各三钱,水煎服,每日剂。(《江西草药》)
④治肝炎:石老鼠根五钱,虎刺根、茜草根各一两,水煎服,每日剂。(《江西草药》)
⑤治银环蛇咬伤:石猴子全草或块根,加冷水捣烂成浆,内服五钱,外涂擦伤处,此为主药。再用叶上针煎水,冷却后外洗,并内服适量,服药后只能饮冷水,不能饮热水。(湖南《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⑥治蛇咬:一、银环蛇咬伤:有角乌蔹莓块根二至三个捣烂,剪去头发,敷头顶囟门处(百会穴)。二、五步蛇咬伤:有角乌蔹莓块根五钱至一两,切碎,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⑦治痈疖疔毒,蜂窝织炎,咽炎,扁桃体炎,淋巴结结核等症:鲜雷胆子和水或酒磨成粘糊,涂擦患处,或以纱布蘸药液湿敷,日三至四次。凡属口腔、阴囊等薄嫩皮肤处以水磨较好。(湖南《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⑧治哮喘:石老鼠根、贝母、桔梗各一钱,水煎服,每日剂。
⑨治肤打损伤:石老鼠根一两,研末,黄酒送服。
⑩治外伤出血:石老鼠根适量,晒干研末,撒敷包扎。(⑧方以下出《江西草药》)
临床应用
1.治疗病毒性脑膜炎:取干燥块根,成人5钱,儿童3钱,水煎服,每日剂。治疗104例,服药3剂后
三叶青
86.5%的病人症状体征即行消失,服4剂后全部治愈。但停药后每易复发,故治愈后须连续再服几帖以巩固疗效。治疗期间和治疗后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此外,本品也可应用于其他病毒性疚病,如乙型脑炎、病毒性肺炎、黄疽型肝炎等。
2.治疗急性交气管炎、肺炎、咽喉炎、肠炎、胆道感染及眼险蜂窝织炎等感染性疾病:取三叶青块根加工制成注射液,每支2ml,每1ml含生药2g。每次-4ml肌肉注射,每天2-4次。共治84例,除胆道感染曾合并应用清热利胆中草药外,其余均以三叶青为主,部分曾加用对症治疗,结果治愈52例,好转12例,无效20例。
植物抗生素
中国医药宝库中的宝中宝、被列为濒危珍稀植物的三叶青(俗称金线吊葫芦),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肿瘤等功效。对各种热症(高烧惊厥、不明原因的高热)、各种水肿(各种炎性水肿、蛇伤)有独特的疗效,是西药无法替代的“植物抗生素”,经济价值非常高。
三叶青为蔓生藤本植物,全草均可入药,以地下块根和果实的药用效果最好。三叶青每年5月份开花至秋季未结果,花期较长,果实为绿豆般大小,色泽鲜红艳丽,味甘、性凉,具有滋补功效,属极品。药用三叶青为地下块根的干品,形状以椭圆形居多,也有呈葫芦状而得名,真晶三叶青应是形状、大小不一的。三叶青药用质量的好坏不在于其大小、而在于选择适当的采挖时间,每年的冬至—惊蛰期间采摘的质量最好(休眠期),此时采摘的三叶青块根,经检测淀粉含量在70%以上,药用效果最好。块根表
三叶青
皮带白色起皱的,生长周期不足三年,未成熟,处于生长期;块根表皮颜色呈棕褐色的,生长周期在4年以上8年以下,处于成熟期,表现为个体饱满不皱皮,肉质呈银白色,此等为上品;块根表皮颜色带红色的,生长周期在8年以上,处于衰老期。生长期和衰老期的品质均次于成熟期。影响其质量还与它所在的地理位置、生长环境、土壤结构、肥料的选用、日照时间及强度密切相关。
三十年前,中国的三叶青资源极为丰富,野生三叶青除作药用外,还常做菜肴食用。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的恶化、以及人们无序的采挖,致使野生三叶青资源枯竭,面临灭绝的境地,实在另人惋惜。如果能够人工种植三叶青,不但可以避免这一珍贵物种的灭绝,还能使该物种繁荣生息、造福人类。但是,三叶青之所以如此稀少和珍贵,就是因为她隐居深山,对生长环境的要求非常苛刻,不易人工种植。
中药百科
按分类查药
解表药
清热药
泻下药
祛风湿药
芳香化湿药
利水渗湿药
温里药
理气药
消导药
驱虫药
止血药
活血药
化痰止咳平喘药
安神药
平肝熄风药
开窍药
补益药
固涩药
外用药
按归经查药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心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按药性查药
温性中药列表
平性中药列表
寒性中药列表
凉性中药列表
热性中药列表
按药味查药
甘味中药列表
苦味中药列表
辛味中药列表
酸味中药列表
咸味中药列表
涩味中药列表
淡味中药列表
按名称查药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中药方剂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中药电子书
《本草纲目》
《神农本草经》
《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中药学》
中药相关
中医百科
中药图典
有毒中药列表
药品百科
归经
四气
五味
中成药百科
出自A+医学百科 “三叶青”条目 http://www.a-hospital.com/w/%E4%B8%89%E5%8F%B6%E9%9D%92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关于“三叶青”的留言: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2个分类: 中草药 | 中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