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青病逝享年84岁

毛岸青病逝享年84岁

毛泽东主席和杨开慧烈士的次子毛岸青,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3月23日凌晨4时2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毛岸青灵堂已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西山服务处四零零号大院设立,供亲朋好友及一些党政军领导人吊唁,但不对外开放。

[吊唁现场]悼念者多为军人

25日上午,记者在毛岸青灵堂看到有很多人拿着花篮前来悼念,主要是军人,院子里有警卫员把守。

据毛岸青家的工作人员说,目前追悼会的日期还没有确定,暂时不能接待媒体采访。

据悉,毛岸青逝世后,截至24日中午,遗体仍停放在解放军301医院内。

据了解,要进入毛岸青灵堂吊唁,必须由毛家家属带领,所有前往探望的首长们都事先跟毛家打过招呼。

[儿媳回忆]毛岸青晚年患严重心脏病

毛岸青儿媳刘滨说,虽然父亲(毛岸青)身体一直不好,但这次病逝还是来得比较突然。据悉,近年来毛岸青由于年迈体衰,缺乏必要活动,引发了不少并发症,心脏病就是其中较为严重的一项。

对于毛岸青后事的具体安排,刘滨称目前只确定了遗体告别仪式的大概时间,还需要等组织进一步统筹。“因为事情比较突然,还有一些首长尚不知情。吊唁活动也才刚刚开始。从26日起,会有更多人前来吊唁,包括一些首长。”

另据悉,毛岸青遗体告别仪式将于本周末在北京八宝山举行,并将安葬于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内。

[病重期间]

享受副总理级医疗待遇

毛岸青儿时在上海曾经被上海巡捕打伤过头部,加上1950年抗美援朝时哥哥毛岸英死在朝鲜战场等刺激,脑伤后遗症一直没有痊愈过。他性格非常内向,很少在公共场合露面,晚年更不愿意与外人接触。

据透露,毛岸青生前职务并不显赫,组织关系一直在总参。但重病期间,他一直享受着国家副总理级的医疗待遇,毛岸青病重后入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又称解放军301医院“南楼”并被全力抢救。

[缅怀父亲]

晚年多次重走长征路

长期以来,毛岸青和夫人邵华怀着对父亲毛泽东的深厚感情和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先后共同主编了纪念文集《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大型纪实文学丛书《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参与策划摄制了《杨开慧》等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在各种刊物上发表了几十篇纪念文章。

晚年的毛岸青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祖国统一,拥护改革开放,热心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建设,多次和夫人邵华、儿子毛新宇重走长征路,到革命老区,到工厂,到农村调研,并以多种形式帮助失学儿童,支持创办了多个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毛岸青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始终保持顽强的毅力、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毛岸青37岁成亲爸爸是红娘

毛泽东一生有十个孩子,活下来的只有四个,但新中国刚刚成立,最受毛泽东器重的长子毛岸英捐躯疆场,最后只剩下了三个。战争的颠沛流离,政治的波峰浪谷,情感的大悲大痛,次子毛岸青体会得或许最深刻。

发动起义别妻儿父子20年后重逢

1923年11月23日,毛岸青生于长沙的外婆家中。毛岸青刚满月,毛泽东奉命离开长沙,临行前,毛泽东作词表达了离妻别子的忧伤与惆怅。

此后,毛泽东与杨开慧分分合合,一家人团聚的时间少得可怜。毛岸青4岁那年,奉命发动秋收起义的毛泽东再次匆匆告别妻儿,从此天各一方,直到20年后,父子才得重逢。

毛岸青7岁时,杨开慧被国民党湖南省省长何键杀害。毛岸青和哥哥毛岸英、弟弟毛岸龙三人东躲西藏,历尽人间苦难,小弟毛岸龙不幸因病早逝,亦有说“失踪”。毛岸青则因惨遭巡捕毒打,得了脑震荡。这病根一直笼罩着毛岸青的人生,影响和干扰着他正常的思维和生活。

毛岸青和毛岸英到了苏联,14岁的他结束了流浪生活。不久,兄弟俩和父亲毛泽东中断多年的音讯终于联系上了,他们不断地给父亲写信,表达自己的思念。父亲每次收到来信,心情都非常激动,并尽可能抽空回信,给兄弟俩鼓劲加油。

新中国成立后,毛岸青在中宣部从事翻译工作,他俄文功底深厚,事业上一帆风顺。父亲为儿牵红线毛岸青37岁成家

那时,机关每逢周末、节假日都兴搞舞会,这对毛岸青来说,简直是驾轻就熟,每次在舞会上他那翩翩的舞姿总让他成为中心人物。日子一久,各种流言飞语传到了江青那里。江青借机生事,把毛岸青大骂一顿。

江青的辱骂就好像一个导火索,毛岸青的精神世界崩溃了,本来神经就不能受刺激的他一下子又病倒了,且病情十分严重。最后,毛泽东把毛岸青送到苏联治疗,时为1951年。

几年后,毛岸青回国转往大连疗养。1957年夏,毛泽东去大连,见毛岸青的病情大有好转,很是兴奋。他和儿子轻松地谈了很长时间,谈话中,毛岸青告诉父亲自己想找个女朋友。

毛泽东为岸青的终身大事操心。有一次,毛泽东就试探着问儿子:“你嫂子的妹妹怎么样?”

毛泽东这一问,正合儿子的心思。嫂子刘思齐的妹妹少华(邵华)他们很早就相识了,其实,毛岸青对少华心仪已久,只因为自己一直在外养病,没敢找机会向心爱的姑娘表达自己心中的那份爱情而已。

1960年,毛岸青和邵华在大连结婚。时年,毛岸青37岁,邵华22岁。

毛岸青年表

1923年

毛岸青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是毛泽东与其妻子杨开慧的次子。

1930年

杨开慧被湖南军阀何键捕杀后,毛岸英与毛岸青兄弟被保释出狱,后来寄养在牧师董健吾家中。当年,毛岸青弟弟毛岸龙因病早逝。

1933年

中共中央迁往江西省瑞金后,经济资助中断,毛岸青和哥哥毛岸英流落街头。毛岸青曾被上海巡捕击伤头部,造成精神受损。

1936年

在上海流浪5年之久的毛岸英、毛岸青被党组织送到苏联学习。在苏联卫国战争中,毛岸英主动要求参军上前线,毛岸青积极参加挖战壕、运伤员等支前活动。

1947年

毛岸青返回中国后,在大连养病。后由李富春、蔡畅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挂阶中校,在军事科学院从事研究工作,随后遵照父愿参加了黑龙江克山县土改试点。

1949年

毛岸青回到北京,在中共中央宣传部马列著作编译室任俄文翻译,他翻译出版了10多部马列经典著作和政治理论书籍。

1960年

毛岸青和邵华在大连结婚。

1970年

育有一子毛新宇。

毛泽东的儿女

第一任妻子杨开慧所生子女

毛岸英(朝鲜战场牺牲)、毛岸青(因病去世)、毛岸龙

(早年夭折)第二任妻子贺子珍所生子女

李敏第三任妻子江青所生子女

李讷

本版据新华社、《羊城晚报》、《广州日报》等)

毛岸青、邵华和儿子毛新宇纪念毛泽东101岁诞辰

3月24日,邵华和儿子毛新宇、儿媳刘滨在灵堂内悼念毛岸青

杨开慧与儿子毛岸英、毛岸青

1962年春,毛泽东和毛岸青(左一)、邵华(右二)等在一起